*
::: 首頁 路燈網路通報 留言板 網站導覽
*
通霄鎮公所
*
:::




:::
沿革歷史
 
沿革歷史

根據通霄鎮志記載:通霄『地名由來』通霄地區,原是原住民道卡斯族 「風呢樣」〈Honeyan〉,一名「屯消」〈Tonsuyan〉社之所在,通霄是屯消的諧音,古時寫為吞霄,原指今之通東、通西兩里,昔時南勢溪水深可 停泊商船,為銅鑼、三義、苗栗等地貨物「吞」吐「銷」售中心,閩南語「霄」與「銷」發音相同,因此又稱「吞銷」、「吞霄」。後因南勢溪足見淤淺,商務不如往日繁榮,某年,新竹州長蒞臨視察,有感於「吞霄」地名之不雅,正巧就地北望,見虎頭山高聳入雲霄,乃改為現今之「通霄」。 
在明鄭領臺之前 ( 西元一六六二年 ),本區原是平埔族之一道卡斯族吞霄社所在地(亦稱屯消社)。鄭經時代派右武衛劉國軒經略本區,這是漢人正式進入本區的開始;西元一六八三年滿清入台之後,吞霄社屬『苑裡堡』,後改『竹南三堡』,先後屬諸羅縣、彰化縣、淡水廳、台北府、新竹縣,台灣設省(一八八五年)後,在中部地區增設台灣府,分新竹縣 為新竹、苗栗二縣,通霄即歸台灣省台灣府苗栗縣通霄二堡管轄。 
日本於一八九五年據台之後,行政區域更動頻繁,通霄曾分別屬台灣縣、台中縣、新竹縣、苗栗廳、新竹廳、新竹州管轄。台灣光復之後,於民國三十五年設新竹縣苗栗區通霄鄉,民國三十七年升格為鎮,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劃分,改為苗栗縣通霄鎮直到今日。

*
沿革歷史

通霄地方的墾殖雖然開始於康 熙年間,但多數地區居民仍為原住民,真正大規模拓墾則於乾嘉年間,閩人在通霄的拓殖早於粵人,較有名的閩籍拓殖先人有清康熙中葉,明末遺臣泉州人陳朝合,乾隆年間的田、莊 二姓,駱、錢、陳、王四姓人士,漳州漳浦人林協倫、泉州府同安縣人馮宗貴、咸風豐年間泉州府安溪縣人許士讚等。 
粵人雖晚於閩人,但規模較大,由於粵籍墾民協助平定朱一貴事變有功,清廷開放海禁,粵籍移民大量湧入苗栗各地拓墾,雍正年間吞霄莊之形式,至乾隆末 年,通霄已漸形成今日的街莊規模。




BACK top

*
 

地址:35741苗栗縣通霄鎮通東里中正路8號 TEL: 037-752104 
版權所有:通霄鎮公所 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網站最佳解析度 1024X768
無障礙標章 gov